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椒香溢汉源,械智助丰年——“禾盛安邦·椒械兴农”实践团成功测试花椒采摘机器人

盛夏八月,四川省汉源县的花椒种植基地迎来一片丰收的红霞。2025年8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禾盛安邦·椒械兴农”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奔赴“中国花椒之乡”核心产区——汉源县,在四川椒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科技示范园内,成功开展自主研发花椒采摘机器人的关键性实地测试。这支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研究生技术团队的全程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智能装备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的功能验证,为破解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采收难题迈出坚实步伐。

“禾盛安邦·椒械兴农”实践团齐聚汉源县助力农业振兴

精密调试:科技装备直面高温挑战

上午十时,实践团队携带自主研发的花椒采摘机器人抵达试验基地。在研究生技术团队的现场指挥下,团队成员首先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系统检查与程序预演。这台凝聚师生智慧结晶的采摘设备,集成了四轮移动底盘、高效气泵动力系统、大容量移动电源、果实收集篮及多关节仿生机械臂等核心模块,其紧凑型设计专门针对花椒种植园区的复杂地形。

调试工作甫一开始,严峻挑战接踵而至。持续高温天气下,露天试验场温度急剧攀升,机器人控制系统面临多重考验:核心控制计算机因高温频繁出现运行卡顿,视觉识别系统在强光直射下产生目标误判,机械臂伺服机构也因过热出现响应延迟。面对突发状况,团队成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架设专业遮阳设备,启用辅助散热装置,同时对核心算法参数进行动态优化。经过数小时持续攻坚,设备状态趋于稳定,预热测试达到预期指标,为后续正式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生正在对机器进行测试

田间亮剑:智能装备展现卓越性能

中午13时,评估测试在多方见证下正式启动。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科长施晓龙以及四川农大林学院王景燕老师等齐聚试验田,共同观摩机器人田间作业演示。

· 精准识别与仿生采摘首轮测试聚焦机械臂的自主采收能力。当技术人员将结满果实的椒枝置于设备识别区域,机械臂顶端的双目视觉系统迅速完成目标锁定与空间定位。随后设备流畅执行全自动采收流程:平稳抬升机械臂至作业高度,精准探出仿生夹持器稳固抓取枝条,通过专业设计的旋转机构实现果柄高效分离,最终将采收的花椒完整投入收集装置。整套动作连续精准,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机电学院陈霖老师正在对机器的性能进行介绍

灵活机动与复杂适应

移动平台测试环节充分展现设备的场地适应性。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指挥机器人在椒树间隙中灵活穿行。无论是直线行进、大角度转向还是原地旋转,移动平台均表现出优异的操控稳定性。“这种机动性能可满足坡地椒园的作业要求,有助于缓解传统机械进地难的问题。”现场农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团队队长陈利翔正在测试机器的移动性能

系统整合与实战验证

综合测试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满负荷工作状态下,机器人到达目标植株,机械臂在枝叶交错的复杂环境中精准识别成熟椒簇,成功完成定位-抓取-分离-收集全流程作业。测试过程中,设备曾因持续高温触发保护机制暂停运行,技术团队现场优化散热策略后迅速恢复作业,最终圆满完成全部测试项目。

多方认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测试成果获得评估专家组的一致高度评价。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专家在评估报告中指出:“该采摘装备在视觉识别精度、仿生机构协调性和复杂地形适应性等方面为破解花椒产业采收瓶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虽然存在持续优化空间,但其展现的工程价值与市场潜力值得充分肯定。”

同时在现场表示:“汉源花椒品质享誉全国,但季节性采收难题长期制约产业发展。这台设备展现的技术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产业升级的新路径。期待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林学院王景燕老师正在对效果进行评价

厚望寄予青年,科技赋能三农

农业专家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项目展现了当代农科学子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希望团队持续深化智能识别、机构优化和能源管理三大核心领域研究,重点突破复杂环境作业鲁棒性、采收损伤率控制和经济适用性等关键指标。我们将全力支持这项‘接地气、有前景’的创新工程,期待智能采摘装备早日成为推动汉源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万千椒农!”

持续精进:智慧农业永远在路上

暮色渐沉,实践团队的工作仍在延续。在专业教师主持下,全体成员结合测试数据和专家建议,针对设备优化展开深入研讨:如何提升强光干扰下的视觉识别稳定性?怎样优化机械臂运动轨迹以提高采收效率?轻量化设计与电池续航能力如何实现最佳平衡?技术手册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记录着通向产业化的每个关键节点。

作为全程记录者,宣传组成员镜头中留存下珍贵的工作场景:技术团队围聚控制台专注调试的身影,机械臂成功采收时团队成员欣慰的笑容,评估专家颔首认可时师生眼中闪烁的光彩。这些影像不仅是实践过程的真实记录,更是农林院校学子科技报国初心的生动写照。

团队成功测试花椒采摘机器人

智慧深耕沃土,创新赋能产业

四川农业大学“禾盛安邦·椒械兴农”实践团的汉源之行,是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在汉源花椒的千年芳香中,年轻工程师们用代码编织智慧,用机械延伸人力,用执着攻克难关。那灵活舞动的机械臂采收的不仅是饱满的椒实,更在巴蜀大地上描绘出科技强农的崭新图景。对这支创新团队而言,本次测试既是阶段成果的展示,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带着产业各界的殷切期望,他们将继续深耕智能农业装备领域,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田间地头结出丰硕果实,为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谱写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贡献源源不断的川农智慧!

(作者:陈利翔 张真 )

上一篇:播撒运动火种,点亮少年梦想 ——广东海洋大学“活力向阳”团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稷下寻踪承文脉,青春筑梦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