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说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家事、国事、天下事相互交织,而其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便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一至高无上的大事。
教育,是家庭的希望火种,更是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家长们满心期待孩子能走进知识的殿堂,接受高质量教育,在成长的关键期被智慧启迪、品格塑造。这不仅关系着个体命运的改写,更是民族未来人才厚度的积淀。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需化为实打实的政策落地生根。加大偏远地区教育投入、提升教师待遇吸引人才扎根、推动线上教育资源共享…… 桩桩件件,都是在为孩子们铺就通往梦想的坦途,给万千家庭吃下 “定心丸”。
养老,承载着岁月的温情与社会的良心。当老人辛劳半生,步入暮年,能否享有贴心、周全的养老服务,考验着社会的温度。如今,老龄化浪潮奔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冲击,专业化、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应如点点繁星,嵌入各个街区,为老人提供餐食、护理与陪伴;养老机构要革新理念,从 “托老所” 变身 “享老园”,让精神文化滋养长辈们的桑榆时光。让养老不再是子女的焦虑源,而是全社会共同呵护的温暖事业。
年轻人,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怀揣热血却常困于现实泥沼,亟需更多发展机会来一展身手。城市的创业园区、乡村的广袤田野,都应是他们的舞台。政府搭台,出台税费减免、创业补贴政策,为青年创业者遮风挡雨;企业架梯,提供丰富培训、畅通晋升渠道,让职场新人拾级而上。当新兴行业有试水的宽松环境,传统行业有转型的帮扶助力,年轻人的冲劲与创造力将如泉涌,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活力。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于各级政府而言,民生账本要常翻常新,民生投入要只增不减;于你我每个个体,也要心怀热忱参与社会共建。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街头巷尾定能溢满欢声笑语,百姓心窝定会被幸福填满,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步伐,也必将愈发铿锵有力。(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