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以青春之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振丰古韵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至17日前往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核心——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振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现状和成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小井村的合影)

 

一、探寻非遗融合之路,激活产业新脉搏

(图为实践团在双润公司实践)

  实践团在双润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西瓜酱的独特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西瓜酱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曹国红分享了其西瓜酱在技艺方面的改良以及传承历史,并与实践团成员就乡村振兴、个人成长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实践团成员也针对西瓜酱销售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浸润黄河文化底蕴,焕发文化新活力

(图为实践团在东明县博物馆)

  东明县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依次参观了黄河民俗文化展、历史文化展、革命文物展三个展厅,深入了解了东明县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根脉,感受到了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们被东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意识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立志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守护黄河生态,筑牢生态屏障

(图为实践团重走黄河大堤)

  站在黄河入鲁第一县,实践团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黄河的壮丽与生态之美。他们参观了黄河大坝,了解了防洪工程建设的艰辛历程,并在高村抢险纪念碑前缅怀抗洪英雄。走进黄河滩区,深入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和需求,为制定精准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生态环境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技赋能农业,绘就乡村新图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小井村)

  小井村通过引进东开百鲜产业园,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持续培育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创建1978科创园,打造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电商物流、科技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园区,带动500余人就业,创出一条致富路。设施农业与数字技术交融,打造出新时代的休闲观光“大棚”,实践团成员了解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情况。这次走访调研激发了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学习数字农业技术,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力量。

 

五、凝聚组织力量,共绘振兴蓝图

  历年来小井镇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小井村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采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能人拴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结构,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支部统筹,村经济联合社主导,积极对接市场,大力培育名优特产业体系,稳步实现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解决了乡村闲散的劳动力和村民致富的难题。

  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车间......... 回望这次乡村振兴实践之旅,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振丰古韵实践团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和复杂性,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决心。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带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继续前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上一篇:访谈村干+对话村民,文泽甬隅团队用绘本展示甬城乡村的蝶变之路
下一篇:资源再生,把废弃物变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