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访谈村干+对话村民,文泽甬隅团队用绘本展示甬城乡村的蝶变之路

这是由“文泽甬隅”团队成员绘制的一幅图画,画中团队成员们走进了闻名遐迩的“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他们正围在卖进士糕的网红阿姨“小梅阿姨”的身边,询问着她的创业经历。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政治嘱托,7月20日-30日,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文泽甬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青年们实地走访了宁波市域下的15个村镇,亲身感受甬城乡村20年的蝶变之路,体悟“千万工程”在宁波的生动实践。

“文泽甬隅”团队采风述语,形成8万字访谈记录:团队累计走过756公里的调研路程,深度访谈了42位村干部,与500余位村民对话交流,形成8万字的访谈稿。实践团队成员深层次地提炼出各村发展共性,整理汇编成册,致力于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工作。

在调研西江古村的非遗基地时,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叶商杰学说道:“我从事竹编制作已经有8年了,竹编技艺是从爷爷叶良康那学习的。鄞州竹编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一件工艺品其实不简单。但是还是有很多小朋友和大学生对这项非遗感兴趣,第一次体验时都很有干劲。” 非遗匠人们用坚守一代代传承非遗技艺,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宁大青年与非遗的双向奔赴,亦成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动例证。

“文泽甬隅”团队提笔描摹,共同谱写“共富三步诀”:团队依托村志的观察视野去寻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宁波实践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并尝试将村志村史变为一册册通俗易懂的绘本。成员由《那年那兔那些事》获得灵感,以兔子形象代人,简绘出《非遗咸六发展史》;直接取材于走马塘的荷花塘美景与“进士文化”,结合走访过程中村民讲的创业故事,绘出古色古香的《千年走马塘》。同时,团队也将绘本送回村中,给村民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助力乡村发展。

同时,团队成员立足美丽中国建设的浙江方案的宁波例子,归纳乡村发展经验,总结从基础到突破到强化的共富“三步诀”,提出“共性+个性”的针对性建议,设计“强村+弱村”的联合发展参考,推动各方协作完整化、体系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此,东山村村干部叶丰评价道:“这个三步诀很有共性,可以帮助我根据村情一步一步发展经济。”

之江潮涌,奋楫扬帆。“文泽甬隅“团队寻找着美丽乡村何以美,提炼着美丽乡村如何美,他们致力于传播乡村之美,将乡村之美告诉更多青年。 (通讯员:李佳欣)

上一篇:武汉铁院学子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沉浸式开展“行走的红色课堂”活动
下一篇:以青春之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