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连日来,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立足职能定位,深入社区、走进连队田间地头,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走访排查+普法宣讲+精准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力保障秋收工作平稳推进,进一步筑牢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根基。
筑牢社区“防护网”。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联合社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深入人员流动密集区域,聚焦婚姻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纠纷、物业管理争议等基层高频多发问题,采取“入户走访听诉求、重点区域查隐患”的方式,全方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线索,逐一建立工作台账,联动团场综治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确保“小事当场办、难事有人管”。在开展日常工作时,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底线思维,充分发挥对辖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确定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把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提前预判、化解到位。人民调解员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不仅加深了居民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增强了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精准普法“零距离”。调解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摒弃“坐堂宣讲”模式,深入棉田秋收作业现场,结合连队群众在秋收中最关心的法律问题,用“庄稼汉听得懂”的语言,围绕《民法典》中土地承包流转、农机租赁合同、农产品收购付款等高频纠纷点展开讲解,还通过“身边事说身边法”的方式,分享近期调解的农机损坏赔偿、邻里灌溉用水争执等案例,让群众在劳作间隙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手段规避风险、维护权益。同时,针对秋收期间农机车辆增多的情况,调解员还现场发放《农机安全操作手册》,重点强调《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农机载人、夜间行车灯光使用等禁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联动排查“全方位”。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调解员依托连队两委“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逐户走访、逐地块摸排。排查过程中,重点关注秋收引发的邻里矛盾、劳务纠纷、土地边界争议等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详细记录情况并建立台账,约定后续联合调解时间。同时,向连队群众留下司法所和调解中心的联系电话,鼓励大家遇到问题及时反映,确保“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矛盾早化解”。
此次矛盾纠纷排查与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把法律知识送到了群众心坎上,也排查化解了风险隐患,同时密切了与连队“两委”和职工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居民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为家庭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下一步,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将持续深化与社区、团场、连队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和普法宣传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为促进团场连队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供稿单位: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 左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