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天津大学16名青年学子组成“拥抱纳咪”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大姓乡,开展了为期21天的藏族服饰文化调研与实践活动,旨在探索当地服饰文化的传承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在开营仪式的合影
实践队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与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系统梳理了大姓乡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需求。团队共发放调查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数据显示,当地居民对传统藏族服饰具有高度认同感和传承意愿,尤其支持在现代服饰中融入藏族色彩与元素。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线下访谈
在调研基础上,实践队策划并实施了“雪域童韵——藏族文化体验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少儿藏装走秀、服饰穿戴体验、配件DIY制作等环节,吸引了大量居民和游客参与。通过“观赏—理解—实践”的完整链条,参与者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藏族服饰的认知与情感连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继续参与相关文化推广活动。
图为团队举办藏服T台秀
针对长效发展问题,实践队提出了多维度策略:一是推动原创文化IP孵化,打造具有故事性与情感价值的服饰文化品牌;二是促进“服饰文化+旅游”“服饰文化+文创”等产业融合,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三是优化数字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产业空间建设;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此次实践不仅为松潘县大姓乡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也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贡献智慧,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