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因素对企业出海布局的影响持续加深,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企业海外发展质量与海外利益安全直接关系国家总体安全大局。自2025年7月以来,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湾企破浪实践团队历时两个月开展专项调研,积极为精准研判企业出海面临的新挑战、新需求,为构建更具韧性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提供实证支撑。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立体化方式,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形成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为政府决策优化、企业战略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图1 团队成员参观海珠区企业出海服务交流中心
图2 广东财经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继红带领团队成员调研交流
出海企业调研:中小企短板凸显,服务需求紧迫
调研团队秉持“全域覆盖、重点聚焦”原则,深入数十家中小出海企业,重点涵盖小鹏汽车、美的集团、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团队重点围绕企业海外产业链布局、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风险挑战及应对等核心内容展开调研。在企业一线,通过观摩海外业务,直观掌握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的出海实践差异。调研发现,当前位处大湾区龙头企业已经有建立起全球化风险防控网络,但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在海外合规经营、风险预判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对专业化公共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
图3 团队到立白公司参观调研
深度访谈出海企业:研讨出海共性难题与企业需求明确
为挖掘企业出海的深层问题,团队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出海阶段的企业负责人、海外业务专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深度访谈。访谈围绕“风险感知”“应对实践”和“需求诉求”三大核心议题展开,全面梳理出当前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共性与个性挑战。从共性问题来看,贸易壁垒政策风险、国际化人才缺口大、数据跨境流动合规风险高和海外市场价格战成为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不少企业表示,在进入新兴市场时,因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商业文化,导致项目推进受阻;而外语和专业合规复合能力的人才短缺,直接制约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效率。与此同时,访谈也挖掘出一批企业在海外利益保护中对于政府单位的支持需求。不少企业建议政府给予更多配套政策与指导支持,在报关流程上能进一步优化,简化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同时推动人员出入境机制优化以及提供海外法律与商务服务。
图4 湾企破浪实践团调研海珠区出海服务交流中心
(左4为广东财经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继红)
线上线下问卷调研:为出海调研结论提供量化支撑
为实现调研结论的量化支撑,团队设计针对性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大湾区制造业、服务业、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出海企业开展调查,覆盖大、中、小、微不同规模企业,样本代表性较强。借助专业数据分析工具,团队对问卷结果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形成较为系统的、富有实战借鉴意义的数据分析报告。
图5 某企业出海贸易负责人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此次调研不仅为大湾区企业海外利益保护提供了详实的实证依据,更搭建起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调研团队后续将持续跟踪企业出海动态,深化研究成果转化,助力大湾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海外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