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三下乡|“探秘渡头遗址,共溯文明之源”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感、锤炼进取之志,推动“小我”与“大我”深度融合,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7月27日,村支书贺周俊、妇联主任陈建月、村委委员傅建文等村委会干部和实践团全体成员一同深入渡头古城遗址,以脚步丈量文化、以心灵感悟故城,在历史的回响中追溯中华文明的深邃根脉,探寻它作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纽带的强大力量。

一、铲起千年土,陶片诉春秋 —— 渡头古城遗址考古现场记

在湖南省考古队工作人员朱队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探访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渡头古城遗址,这里曾是商周时期南方水路要塞的重要地标,也是研究古代族群迁徙的关键实物佐证。在遗址现场,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考古队员的交流和实地观察,了解到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与陶器纹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此次探访,大家深刻认识到:“渡头古城遗址如同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它所蕴含的文明密码,不仅诉说着古代先民的生活图景,更彰显了中华文明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多元与交融,为我们追溯文明根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二、黛瓦映残阳,古建藏匠心 —— 石门村明代建筑群巡礼

离开渡头古城遗址,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了石门村。一踏入村子,明代建筑群的黛瓦飞檐便映入眼帘,这些古建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成员们沿着青石板路漫步,时而驻足欣赏雕花雀替的精巧,时而与在古宅旁纳凉的村民闲聊,听他们讲述古建保护与村子变迁的故事。当看到不少古建被改造成充满特色的民宿和文创店,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时,大家真切感受到,这些古老的建筑正以新的姿态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三、溶洞藏幽境,钟乳凝岁月 —— 山巅溶洞探奇行

山巅的溶洞是当地一处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奇观,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如擎天玉柱,似飞瀑流泉,岩壁上留存的远古岩画更是为其增添了神秘的人文色彩,堪称自然与历史馈赠的双重瑰宝。实践团探访时了解到,依托这样的资源优势,乡村振兴的春风正吹拂至此,村里正规划将溶洞与周边的遗址、古建等串联起来,让这些沉睡的资源在保护中焕发生机,成为滋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从渡头古城遗址到石门村明代建筑群,再到山巅溶洞,实践团成员们被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深深吸引,千年文脉在青年话语中焕发新生。大家纷纷表示,要成为这些历史遗产的 “守护者” 和 “弘扬者”,在深刻理解 “多元一体” 文化基因的同时,以青年视角与创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直抵人心。未来,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的青年们将持续以青春之力,把这些文化根脉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动能,书写属于新时代的 “同心篇章”。(作者:刘澜)

上一篇:华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青年聚力社区行,科学知识入民心
下一篇:以爱为弦,乐响童心——“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开展趣味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