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小喇叭实践队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陶港中心小学,以"智志双扶"为目标,将科普创新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厚度与人文温度的支教盛宴。
课程创新:让知识在实践中生长
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实践队为不同年级量身设计课程体系。在保留语数英体等基础课程的同时,创新性引入科普实验课、非遗传承课、安全教育课等特色内容,构建起"基础+拓展+实践"的三维课程矩阵。
科普课堂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让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维生素C隐形墨水实验揭开化学变化的奥秘,空气炮实验展现流体力学的魅力,紫甘蓝变色实验诠释酸碱反应,大象牙膏实验演绎化学反应的壮观……从物理现象到化学原理,从生物特性到工程实践,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科学思维,在观察探究中点燃求知欲望。手工课上,折纸青蛙、纸花等作品绽放童真,传声筒、扩音器等小制作让声学原理具象化,实现了"玩中学、学中悟"的教学效果。
价值引领:用教育筑牢成长根基
立足乡村儿童成长需求,实践队将价值引领融入日常教学。反霸凌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引导孩子们树立平等尊重的交往理念;禁毒教育课结合图片展示与互动问答,帮助孩子们认清毒品危害,筑牢思想防线;阳新布贴非遗课上,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触摸本土文化脉络,感受传统技艺的传承力量。
政治课上,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革命故事到国家发展,从身边变化到民族梦想,让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词语接龙等学科竞赛则以趣味形式巩固知识,激发学习主动性,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协同育人:以爱心汇聚支教合力
支教过程中,多方力量共同织就育人网络。当地团委书记与学校老师深入课堂听课指导,送来解暑西瓜传递关怀;湖北师范大学的老师来到陶港中心小学实地走访,为支教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支教队员既当老师又做"大哥哥大姐姐",午休时为孩子们打汤分饭、切瓜解暑,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从课堂教学到生活照料,从知识传递到心灵陪伴,实践队以专业素养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短板,以创新思维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边界,更以公益初心搭建起城乡教育互通的桥梁。此次支教不仅为乡村孩子播下科学与梦想的种子,更探索出"高校+乡村"教育帮扶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通讯员:饶睿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