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区有惠民课堂,休闲娱乐地方多了,服务也越来越好,住在沙湾感觉不错。”沙湾社区从深圳回长沙居住的黎阿姨高兴地说道。
据悉,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沙湾社区成立于2021年11月,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辖有6个小区,3所幼儿园。辖区内驻有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长沙市群众艺术馆等多家事业单位以及吉联MALL、天虹MALL两大商业综合体,常住居民3万余人。
走进沙湾社区,触目皆是干净通畅的道路,绿树环绕的休闲空间,居民们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这一切源于沙湾“三板斧”。
“一板斧”党建引领,从“局外人”到“合伙人”
现在,社区党员群众的活动需求越来越多,期望也越来越高,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空间却不够,这就成为困扰社区治理一大难题。
难题如何破解?沙湾社区书记说:“交朋友,在组织内找朋友,寻找组织助力,形成组织凝聚力。”为此,社区书记带队社区“走透透”,上门拜访辖区单位,围绕社区治理进行恳谈,最终会同13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成立社区“区域化党建共建”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巧将辖区“局外人”转变为治理“合伙人”。
这样一来,社区党总支的向心力增加了,辖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变多了,社区“两企三新”也找到了存在感、归属感,“社区治理共同体”逐步构建。
目前,长沙市群艺馆实验剧场、沙湾公园市民空间、农商银行活动室、小区诸多公共区域、辖区幼儿园教室均成为社区活动资源,社区再也不用为在哪里开大会、办活动而发愁。
“二板斧”协同治理,从“要我来”到“我要来”
在沙湾社区,有一支由社区党员群众组成的沙湾520(谐音为“吾爱您”)志愿服务队。他们不仅协助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文明劝导、助老扶弱、文化体育等工作,更是积极参与到了社区每周“义务服务一小时”活动中,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为爱护家园贡献心力。
“在社区党总支引导下,我们的520志愿服务队员不仅责任上肩,配合社区工作,更是一呼百应。”社区书记介绍道,这股自动自发的居民凝聚力,逐渐形成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红力量”。
背街小巷管理历来是居民“家门口”的“老大难”。“湾”家灯火独缺一截光明?之前,沙湾社区居民饱受辖区背街小巷——新城路没有路灯照明之苦。“民之所需,我之所思”。在黎托街道的指导下,沙湾社区通过党建共建、社企共建的方法,持续奔走,终于“点亮”新城路的路灯。“五年了,路灯终于亮了,为沙湾社区点赞。”辖区居民李女士高兴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为巩固工作成果,沙湾社区定期会同雨花区沙湾公园,合力清扫该路段,增疏影于步道,还便捷于群众。
资金不足向来是社区治理的“瓶颈”。沙湾社区注重运营好“社区发展基金”与“慈善超市”,引导辖区各类单位及社区党员群众踊跃捐款捐物,为社区治理夯实坚实基础。
“三板斧”精准服务,从“接地气”到“冒热气”
光是社区人居环境好的“硬件”还不够,沙湾社区中意培育“接地气”的精准服务“软实力”。
近年来,沙湾社区与湖南省文化馆、长沙市群艺馆、长沙市妇儿活动中心、雨花区文联等官方文化单位合作,巧用省、市、区等优质师资力量,由社区提供教室及服务,共办社区分校,开设书法、国画、钩编、爵士舞、瑜伽等10门全龄惠民课程。
为解决课程开展与部分居民上班时间相冲突的问题。沙湾社区许多课程时间设置在工作日晚间或周末,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轮值、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实现对课程的有效管理,回应居民实际需求。
“每次上课时教室里都坐满了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沙湾社区艺术课堂中,大家都很有热情与干劲。”国画班学员李女士说道。据悉,社区惠民课程十分火爆,已有约4000人次参与学习,居民幸福指数“爆棚”。
沙湾社区在寒暑假期间,还开办具有沙湾特色的“黎你在咫尺,爱你之所托”小课堂、日托班,为孩子们科普安全知识,传授传统文化,添彩假期生活。
沙湾社区“520便民节”开展地如火如荼。社区定期链接不同的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义诊、磨刀、健康科普、家电清洗维修等多项便民服务。每次活动总是人潮涌动,“沙湾520,我来服务您!”的服务理念正从党群服务中心走向党群心中。
后续,沙湾社区将持续深耕“红色领航,共建互联”工作机制,聚焦沙湾“52°港湾”建设,努力绘出一幅“聚沙成塔,万象归湾”的幸福“美画卷”。(供稿单位: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 通讯员 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