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英勇牺牲的光辉历程感人肺腑,也是革命烈士的一个经典代表。为传递革命烈士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及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四川农业大学“红陵缅迹,青史承风”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以“赤墓寻史,丹心继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不仅能够提升自己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能够将革命烈士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实践活动伊始,调研江姐英姿。1月15日,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资料。他们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江姐生平事迹的历史文献、书籍以及报刊资料,详细记录了江姐从投身革命到为党和人民英勇牺牲的光辉历程。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成员们观看了多部与江姐相关的纪录片、影视作品,从不同视角深入了解江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斗争环境。
参观江姐纪念馆,感悟英烈精神。1月16日,“红陵缅迹,青史承风”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前往江姐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学习之旅。踏入馆内,大家立刻被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复原场景,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岁月。江姐早年求学时便展现出的爱国热忱与革命志向,为了党的事业不畏艰险、深入虎穴;从面对敌人的残酷审讯,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到最终为了理想英勇就义,每一个故事、每一段介绍,都深深震撼着队员们的心灵。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李糠明感慨地说:“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过江姐的事迹,今天亲身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她的精神,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不易。江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寻访烈士陵园,缅迹红绫先烈。1月17日,团队前往成都十二桥烈士陵园。陵园庄严肃穆,松柏常青,安息着在成都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志士。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并对前来参观的路人进行采访。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回忆道:“这些烈士都是英雄,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年轻人一定要多来这里看看,记住历史,珍惜现在。”一位家长表示,带孩子来烈士陵园是为了让他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他从小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
调研红色印记,问情网络新风。1月18日,团队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广泛收集大众对江姐及十二桥烈士陵园的认知与感悟。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江姐的事迹较为熟悉,86.36%的人表示曾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过江姐的英勇故事;然而,仅有20.83%的受访者对十二桥烈士陵园有深入了解。在信息获取渠道上,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凸显,59.09%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网络短视频、在线文章等方式获取红色历史知识。在红色文化传承建议方面,超过91.67%的人认为应加强红色文化实地宣传,70.83%的人建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凝情红魂共感,互言传承良策。1月19日,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分享参观过程中的深刻感悟与珍贵收获。成员雍雨鑫展示了在江姐纪念馆拍摄的照片与笔记,详细介绍了江姐的英勇事迹;成员贾何娇讲述了十二桥烈士的悲壮故事。团队共同梳理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并开始精心准备宣讲材料,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撰写饱含深情的宣讲稿,力求生动有效地呈现红色故事
红色宣讲润童心,传承薪火启新程。1月20日与1月21日,团队走进社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成员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江姐在狱中坚韧不屈、舍生忘死传递情报的故事,以及十二桥烈士的悲壮历史。宣讲过程中,不少居民被烈士们的故事所打动,眼眶湿润。一位社区老人感慨地说:“这些故事太感人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英雄烈士,是他们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孩子们也听得格外认真,并踊跃提问。成员们还组织孩子们绘制心中的英雄形象,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他们心中的江姐和十二桥烈士。
怀壮志以长行,携梦想而抚凌。红陵缅迹,青史承风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之笔,绘就传承红色基因的壮丽画卷,于红色旧址中感悟先辈之坚毅,于社区宣讲中播撒爱国之种子,于总结交流中凝聚奋进之力量。未来,红陵缅迹,青史承风还将继续开展此类红色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 李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