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研究生“水土砼行”社会实践队: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7月20日至7月26日,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研究生“水土砼行”社会实践队在赣州市崇义县开展以“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倾听左溪蝶变声,共绘振兴宏图梦

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左溪村,在驻村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访参观了左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双方就左溪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汤书记与刘书记详细阐述了左溪村如何依托当地资源和文化特色,从观念之变、运营之变到受益之变、文旅之变,最终实现由贫困落后“无名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同时还能汇聚人才、资金等要素。实践队员们认真倾听,积极研讨,深刻体悟左溪村干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和辛勤付出。

安宅固本稳根基,旧居焕新留岁月

在左溪村的“时光隧道”文旅项目中,实践队员们和负责人刘总工就项目改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纸等进行研讨。围绕如何在旧房安全改造的基础上,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进而更好提升左溪文旅的吸引力,丰富各地游客游览体验。队员们在实地考察测量后,根据土坯房的结构特点与样式特征,通过数据收集和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固改造方案,力求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同时,赋予这些土坯旧房新的生命力。此外,队员们还结合专业知识,就部分设计改造细节提出了相应建议。这些方案和建议经设计施工团队研讨后得到了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为表示感谢,左溪村党支部书记刘思源在实践结束前为“水土砼行”社会实践队送上了锦旗。

图为左溪村党支部书记刘思源为实践队授旗。左溪村 供图

绿植培育助振兴,电商赋能促发展

在左溪农博园的多肉培植基地里,实践队员了解多肉植物从播种、发芽到成熟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种类的多肉对光照、水分和土壤的特殊需求。当地村民将小小的多肉与农村电商相结合,实现了产销对接,推动了农产品产业化转型,拓宽了增收渠道,使之成为左溪村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在“有点田”开心农场中,伴随着负责人的讲解,队员们参观了智能温室、水培系统和有机肥料堆肥区等现代农业设施,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与巨大潜力。

图为花农为实践队讲解多肉植物的种植技术。严梦翔 供图

上堡整训承遗志,革命精神励前行

在上堡乡的第一站,实践队员们探访了“军旗不倒的地方”——上堡整训旧址。跟随着红军后代讲解员李复厚同志的深情讲述,队员们缓缓步入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红色旧址。一张张生动写实的照片、一条条发人深省的标语,如同鲜活的证词,诉说着那段岁月里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激励着青年党员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坚守信仰,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茶旅融合兴乡业,绿脉承续绘新章

在上堡万长山茶园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穿梭于翠绿的茶树间,并且学习茶叶的种植、采摘与加工知识,感受“茶+文旅”的巧妙融合发展模式的独特魅力。万长山茶园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积木奇思启童智,同心筑梦绘未来

在上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队员们与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积木筑梦”活动。中国古代建筑知识介绍、小组竞赛与抢答环节激发了孩子们对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木搭建环节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五彩斑斓的积木在一双双小手的拼接下变成一座座梦想小屋,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讲解搭建“房子”。 朱浩冬 供图

古智水利泽后世,新风农耕筑梦田

实践队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被誉为“大地指纹”的上堡梯田。穿梭梯田间,队员们不仅为梯田的宏伟规模所震撼,也为其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所折服。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通过无人机对梯田进行扫描拍摄,利用泡沫板等材料实体建模,助力“世界最大客家梯田”——上堡梯田的宣传推广工作。随后,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中,跟随者讲解员的引导,队员们详细了解了都江堰、灵渠等经典水利工程背后的智慧与创新,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而赣南村民所创造出的“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共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和自成一体的自流灌溉体系,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样板。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上堡梯田合影。严梦翔 供图

学思践悟体民情,躬身实践谋真知。此次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实践淬炼的心灵洗礼,也是一次对农耕文明的深刻探索,更是一场非遗文化的传承之旅。队员们牢记党的使命,紧扣时代脉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彰显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上,他们用脚步丈量沃土,用行动感悟振兴,用奋斗擦亮青春。这份努力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更加坚定。时代在前进,青年的脸庞在变化,但追求进步的理想永存,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息,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永不褪色。青春正当时,青年们着力“筑梦搭台”,在希望的田野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展望未来,绿水青山笑容常在,美好乡村前景无限。(通讯员:张诗颖、周鹏、钟沛林)

 

上一篇:夏日清凉送 情谊暖心中
下一篇:青春三下乡:推普弘文,语润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