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情系桑榆,爱暖夕阳——走进社区,探访老有所为实施现状

“老有所为”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期待,也是对社会整体老龄化挑战的积极回应。‌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深入了解基层社区养老新模式以及“老有所为”实施现状,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7月11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项社会实践队前往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西北大学社区开展“老有所为·余热生辉”主题实践活动。

聚焦“老有所为”,明确调研方向

调研开始前,团队成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就调研课题开展详细的文献梳理,收集相关的调研材料,不断完善调查问卷,并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明确调研主要形式:一是与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开展相关内容的访谈;二是在社区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调研团队来到社区后,西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对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我校积极推进离退休工作,积极探索银发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满足老同志多元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的方法和路径,使他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施展才华、安享晚年,为社会和学校的事业发展增添正能量。

(图为团队成员向离退休工作处人员介绍调研项目内容)

定位老年人精神需求,挖掘社区养老新模式

西北大学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对西北大学社区居民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解答。调研团队成员就社区养老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与社区工作人员展开交流,西大新村社区共有居民5900余人,其中多数为离退休人员及教职工家属。社区的常规性工作主要围绕活动组织、心理关爱、技能培训、再就业指导、申请高龄补贴等方面展开。此外,团队关于老年人如何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实现老有所为这一调研主题展开探讨。党支部副书记指出基于社区老年人构成的特点,更多老年人追求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而是偏好追求精神满足,希望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度、在培训中学到实用技能。社区组织的"老有所为"活动也受到了广泛欢迎。例如,定期举办的义工服务活动、技能培训班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社区基本情况)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与团队成员开展座谈)

青年力量助力社区养老,探讨“老有所为”实现路径

结束座谈后,团队成员在社区展开了随机调研,对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与问卷调查,通过收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对社区服务质量满意度、政策知晓度和社会参与度等数据,为推动老年生活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开展调研)

此外,社区组织的"老有所为"活动也受到了广泛欢迎。例如,定期举办的义工服务活动、技能培训班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活动资源不足、参与门槛较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助力"老有所为"政策的更好实施。"老有所为"政策的实施不仅让社区老年人获得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也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社区和老年人加入到"老有所为"的行动中,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区。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的活动合照)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就老年人对“老有所为”和社会参与度等问题有了更为客观的了解。团队成员们深刻学习到关于老年群体社会服务的经验,并期望在后期的实践中充分发挥青年人敢闯敢为、创新创造的精神,把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融入理论实际,赋予“老有所为”建议更高的可行性,为真正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绵薄之力。(通讯员:王静、李欢欢)

 

 

上一篇:青春三下乡|“自然而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团——护碧波十里,守江河安澜
下一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团队:探索千年宣纸制造工艺,今朝焕发新生机